中文  |  English
校训:立德树人,兼济天下
金沙集团186cc成色教师赴青岛参加第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

9月16-17日,金沙集团186cc成色副院长马倩赴青岛参加第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参与分论坛发言和论坛特邀环节“主编与青年学者面对面”,分享研究成果,和与会嘉宾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学习。

第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由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编辑部指导,中国海洋大学主办,旨在推动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相关研究,探讨从“翻译世界”转向“翻译中国”新形势下建构国家翻译研究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提升国家翻译能力和对外话语传播能力,为国家战略需要和现实需求贡献理论支撑、实践方案和学科智慧。

论坛特邀中国外文局专家和全国各高校知名学者做主旨报告。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以“翻译强,则国家强——谈谈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背景下的翻译高质量发展”为题,举例从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语言能力和思维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对外翻译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强调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和国家翻译队伍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发力。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中国译协《中国翻译》杂志主编杨平以“国家翻译实践视域下的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与思考”为题做主旨发言,分析了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多年来承担党和国家国际传播重大翻译任务,以及在此过程中推动国家语言服务标准华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国家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以超国家组织欧盟(EU)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UN)两个超国家共同体的翻译实践为案例,探讨超国家翻译现象和超国家翻译实践的功能和本质。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深圳大学苏新乐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赵秋荣教授等十余位知名学者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就国家翻译实践进行了发言。

论坛设“翻译与国家治理”“翻译与对外政治话语实践”“翻译与对外文化话语实践”“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话语研究及其他”四个分论坛及“主编与青年学者面对面”特邀环节,来自全国各高校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国家翻译实践与国家对外话语传播议题。我院马倩老师参与了“翻译与对外政治话语实践”分论坛,基于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盟国家对中国‘和合’话语的认知和影响因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分享,发言题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东南亚五国媒体中的多语种报道情况研究”,就相关研究发现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同参会的专家同行进行了交流探讨。

“主编与青年学者面对面”环节,《中国翻译》主编杨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主编周长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陈勇、《当代外语研究》副主编杨明明、《翻译界》主编孙三军与参会代表深入交流,从期刊的专栏设置、用稿原则、审稿流程等方面为与会代表答疑解惑。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国家翻译实践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不仅有助于推动新形势下国家翻译研究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有助于提升国家翻译实践的效能、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论坛为我院教师提供了拓展学术视野、分享研究成果、提升科研水平的良好平台,也为我院进一步探索国家翻译实践和云南区位优势视角下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